贵州省平塘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9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请说说中国参战的原因。

(2)材料中的“参战”指的是什么?

(3)“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4)参战部队的司令员是谁?这些参战的士兵在当时被赞誉为什么?

(5)请你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了,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主席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是线上全行业公私合营。

请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改造?

(2)对农业和手工业主要是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改造?哪一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

(3)三大改造有何意义?

3.

   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1980年我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其中哪个经济特区发展最为迅速,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24题)

4.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5.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
新中国成立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49年底B.1950年底
C.1952年底D.1956年底
7.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8.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9.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
A.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
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12.
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
13.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17.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新中国建立时期     B. 解放前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
18.
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
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9.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 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 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 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20.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21.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恢复高考制度B.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C.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平反冤假错案
22.
在1980年的报刊中,有很多记录了农村改革的评论文章,诸如《分田单干必须纠正》《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决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等。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
B.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C.改革应该先从大城市开始
D.安徽的农村改革太冒进
2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B.邓小平C.江泽民D.周恩来
24.
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马克思主义B.***思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邓小平理论
25.
中国梦是指(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现共产主义
26.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7.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