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1933年9月23日)
材料二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整个中国国家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
材料四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陈地战。
——***《论持久战》(1938年5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的抗日战略的异同。
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1933年9月23日)
材料二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整个中国国家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
材料四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陈地战。
——***《论持久战》(1938年5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的抗日战略的异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材抖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
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的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请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 时间及设定 |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 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每年12月1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设立 |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 难者纪念日 | 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 |
诺曼底登陆纪含日 | 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
欧洲胜利纪念日 | 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以5月8日为纪念日 |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 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前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 |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每年9月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设立 |
材抖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
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的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请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
2.单选题- (共17题)
3.
1945年10月,刚刚更名的《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回忆五十年的往事,像一场噩梦。一旦醒来,说兴奋不是,说安慰也不是。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只觉得幸福与感谢……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 对该社论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十年前的往事”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噩梦”始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 |
C.“五十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直不断上升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台湾获得新生的原因 |
4.
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错误的是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错误的是
A.①这支人民军队的诞生,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
B.②在此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C.③这里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
D.①南昌、②井冈山、③瑞金 |
5.
1944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转送给***一份《世界航空图》,为表答谢,***命人绘制《中国解放区形势图》回赠。此图比例准确、图例清晰,真实反映了中国敌后的政治、军事形势。这最有可能说明
A.中共地图绘制水平高超 |
B.美国帮助中国发展空军 |
C.双方希望表示友好态度 |
D.美国放弃支持国民政府 |
6.
据罗玲《大重庆的“文化四坝”简述》指出,当时沙坪坝有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院校20多所,有大公职校、中央高级助产职校等专业学校16所,还有普通中学25所,小学86所分布全境,汇聚了徐悲鸿等众多文化名家。全国性、区域性及学校的学术团体有31个,是四坝中影响力最大的。据此推断,“当时”应该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八年抗战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7.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陵榇(chin,棺木)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
B.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
C.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
D.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抗日 |
8.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主张应出自
A.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 |
B.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决议 |
C.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
D.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9.
董保存《走进怀仁堂》中记叙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
A. 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 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A. 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 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10.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 |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 D.促进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11.
1942年刘伯承在报告中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有些仓促上阵的意味,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甚至矫枉过正。”报告中所说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A.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振奋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C.沉重打击屯集在华北地区的日军 |
D.战略上支持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12.
1943年2月《新华日报》发表新华社社论认为:“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太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重要步骤。”中国共产党旨在
A.给予盟国联合作战的舆论支持 |
B.强调抗战全面反攻时机的成熟 |
C.宣传国共合作抗战的伟大功绩 |
D.表明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 |
13.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
A.卢沟桥事变 | B.太原会战 | C.淞沪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
14.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
B.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C.是研究全面抗战的珍贵史实 |
D.是后人伪造的史实 |
15.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该主张应出自
A.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 | B.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决议 |
C.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 D.中共洛川会议决议 |
16.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二是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三是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日本在1931~1945年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是
A.建立伪满洲国 |
B.制造卢沟桥事变 |
C.推行奴化教育 |
D.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
17.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
18.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
B.淞沪会战 |
C.渡江战役 |
D.百团大战 |
19.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
3.选择题- (共4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22.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