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云南省昆明三中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68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何含义?
(2)阅读材料一,任举一例说明“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你认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4)对于中国而言,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2.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 “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
材料三

(1)请按顺序写出材料一中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此时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3)请指出材料三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给列宁的一封信
材料二:说“价值萎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交换手段难逃贸易的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1)阅读材料一,列宁是采取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
(2)阅读材料二,罗斯福就职演说的背景是什么?针对此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此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此新政“新”在哪里?
(3)列宁和罗斯福都在危机时刻进行了改革,拯救了自己的国家。通过上述改革,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0题)

4.
俄国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先在城市进行武装起义,再夺取并建立新的政权;中国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阶级不同B.革命力量不同
C.经济发展程度不同D.两国国情不同
5.
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年代尺描述了哪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A.日本B.德国
C.英国D.美国
6.
科技的进步带动时代的变迁,不断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下列因科技革命引起的时代变迁,正确的一组是
A.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B.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电气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电气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7.
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为英语,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D.印巴分治
8.
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打开原子时代大门,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的伟大科学家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瓦特
9.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A.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
C.激化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10.
二战后,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势力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世界。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欧洲国家提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并走上了联合自强之路。为此,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签订了哪个条约?
A.《布鲁塞尔条约》B.《欧洲盟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波茨坦公告》
11.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
12.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用20.5亿日元,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将钓鱼岛等岛购入,并将其“国有化”。对于日本强占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军国主义行为,美国奥巴马政府公然纵容。二战时期,英法等国就曾经为类似的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请问这一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冷战政策
C.绥靖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3.
二战期间,希特勒吹嘘德军“不可战胜”,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的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诺曼底登陆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