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屈辱史):

材料二:近代化的探索(抗争史):

材料三:下列四幅图片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风雨兼程28年的战斗历程中的四个标志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片段(近代中共党的奋斗史):

请回答
(1)结合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背景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政治、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回答图一所表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图二所展示出的长征精神是什么?根据图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图四所表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4)通过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从中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7题)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挺进大别山战役 | B.辽沈战役 |
C.淮海战役 | D.平津战役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