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景博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684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厂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走向世界】
材料五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56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成就?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什么制度?
(5)材料五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
2.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选择题(共7题)

3.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5.
阅读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时,应正确掌握的知识要点是(  )
①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6.
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 经济建设可以急于求成   B.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8.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9.
30年前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863计划纲要》。材料反映了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②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
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单选题(共1题)

10.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
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