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坎坷,逐渐走向成熟。在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语 | 会议名称 |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胜利在望,争取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
正确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 |
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
2.
新中国成立后,强国梦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尽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分别从建国以来农业和工业化的发展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也来积极参与吧。
任务一 【农业梦】图片阐释历史

(1)图一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上述那张图片的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之一?
(3)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请你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任务二 【工业梦】
史料链接: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4)新中国成立初为解决工业方面一穷二白的面貌,制定了什么政策?在这个政策中集中力量发展那个行业?
(5)以下图片那些是该政策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 )写序号即可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
(6)分析表格,上表反映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任务一 【农业梦】图片阐释历史

(1)图一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上述那张图片的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之一?
(3)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请你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任务二 【工业梦】
史料链接: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4)新中国成立初为解决工业方面一穷二白的面貌,制定了什么政策?在这个政策中集中力量发展那个行业?
(5)以下图片那些是该政策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 )写序号即可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
| 1978年 | 1990年 | 2008年 |
国有企业 | 78% | 43.1% | 27.2% |
集体企业 | 21.8% | 38.4% | 42.1% |
私营和个体 | 0.2% | 8.3% | 14% |
(6)分析表格,上表反映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粹,(2分)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4分)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2分)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粹,(2分)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4分)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困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创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请回答: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困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创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请回答: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5.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所体现出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所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所体现出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所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2.选择题- (共15题)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7.
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C.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
8.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邓小平 | B.*** 周恩来 | C.***、江泽民 | D.邓小平、江泽民 |
9.
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得更加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②④③ |
10.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4.
以下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宪法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取代了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⑤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宪法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取代了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⑤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17.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盂县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深圳 | B.广州 | C.厦门 | D.上海 |
18.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在党的下列那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19.
初二历史兴趣组做一个学习课题,收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国有企业改革 |
C.对外开放的窗口 | D.撤销人民公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