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迁安滦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8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一中,“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十年以来”、“三年以来”分别以什么事件为开始?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图7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影响?
(4)此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三项)
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这则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依据材料,说说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2)图中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以上史实,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假错案是什么?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说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材料三  如下图。

(3)与材料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材料四   会议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4)材料四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你概括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5)材料三的相关历史事件与材料四相关的会议,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
旧中国,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我们迈开了追赶世界的脚步。根据材料完成探究。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用一句话概述上表反映的史实。
(2)党和政府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部分工农业产品1957年计划产量与1952年实际产量比较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单位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倍)
发电量
72.6
亿度
159
2.2
原油
43.6
万吨
201.2
4.6
钢材
111.0
万吨
304.5
2.7
棉布
11163.4
万匹
16372.1
1.5
粮食
3278.3
亿斤
3856.2
1.2
棉花
26.1
亿斤
32.7
1.3
(3)从上表中你可以看出1952年以后到1957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4) “一五”计划完成对新中国又何意义?请你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业建设成就(三项)

2.选择题(共22题)

5.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54”、“28”与下面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
体现中国共产党坚决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7.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8.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
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一种特殊的民族政策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
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
10.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11.
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不可能看到的是 ( )
A.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人
B.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和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交租
12.
(题文)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A.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13.
下图是1958年的《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北早稻、福建花生的产量,出现这样报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B.当地群众弄虚作假
C.《人民日报》凭空虚构
D.当时浮夸风盛行
14.
如下图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英模代表,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AB.BC.CD.D
15.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以哪部法律文献为核心?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6.
在新中国的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工,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   )
A.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
B.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1950-1952年土地改革期间
D.“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18.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A.马克思主义B.***思想
C.四项基本原则D.邓小平理论
19.
下列关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C.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坚持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20.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农村土地的性质属于 ( )
A.地主私有B.农民私有
C.国家公有D.集体公有
22.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23.
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A.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D.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25.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是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詹天佑
D.邓世昌
26.
为实现科技强国,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制定的政策措施是(   )
A.九年义务教育B.西部大开发战略
C.“863”计划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