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三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三大改造高潮中发生的一些失误,虽然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毕竟是次要的,它同这场社会变革所取得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中国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绝不能相提并论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这一“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何处?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到1956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有何重大意义?
(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2题)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
C.二者的方式不同 |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 D.西藏地区实现和平解放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甲午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 |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确定了国徽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
D.“文化大革命”结束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A. 上海汽车制造厂建成
B. 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C. 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①长春
②鞍山
③沈阳
④大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 |
A.小岗村开始“大包干” |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

①被写入党章
②都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进行土地改革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