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矿区十二校八年级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8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

1.综合题(共4题)

1.
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
(1)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A.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________。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______________。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
D.“铁人”__________。
E.“两弹元勋”__________。
F.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__。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__________。
H.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________。[来科网]
I.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他是__________。
J.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2)他们仅仅是历史的天空中闪烁过的几颗星,请你谈谈你答这道题的感受。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各是如何应对的?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概括说明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其他先进文明各持什么态度。
(3)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判断题(共1题)

5.
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12题)

6.
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7.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8.
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10.
(题文)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1.
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 ①③ B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12.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3.
10世纪时的欧洲,东边是繁荣的拜占廷帝国,西边是黑暗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国。二者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主要表现在
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 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
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    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D.②④
14.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个庞大帝国。其中就包括
①古罗马的屋大维   ②迦太基的汉尼拔
③法兰克国王丕平   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6.
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
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
17.
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赤壁之战   ④楚汉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