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北郊教育联合会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75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三:“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美帝野心狼”
(1)材料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从此,我国结束了什么社会的历史?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事件?请你列举这一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列举它的成就?
(2)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一座座小高炉拔地而起,工厂、部队、机关、学校都建成土高炉,办起炼铁厂,男女老少都投入到大炼钢铁的洪流中。
材料三: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逝,终年71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状况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后果?这一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有成就也有失误,你从失误中得到什么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 1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2 )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 3 )我国在1980年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4)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谈谈你的感想?

2.选择题(共25题)

5.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6.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通过《共同纲领》B.采用民国纪年
C.将北平改为北京D.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7.
“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是 ( )
A.五四运动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8.
下列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1年和平解放B.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谈判代表
C.促进了民族团结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9.
1958年,中共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包含其中的是( )
A.鼓足干劲B.力争上游C.和谐发展D.多快好省
10.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为个场景发生( )
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11.
1958年下半年起,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拥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第一个五年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2.
“他出生于贫穷家庭,他因用自己的身体制服井喷而家喻户晓”。他是( )
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邓稼先
13.
从“红卫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关键词,可推测相关的事件是( )
A.长征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十一届三中全会
14.
20世纪某一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更名为“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5.
1953年,河南安阳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这里说的”社“应该是( )
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合作社C.农村信用社D.农村供销社
1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D.民族自治国家
17.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8.
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我国增加的经济特区是( )
A.广州B.深圳C.海南岛D.上海
19.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由此可见,“大包干”(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纠正了“文革”的错误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是( )
A.设立居民委员会B.设立村民委员会C.开设了法制课D.实行多党合作
21.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掀起反腐风暴,一批问题官员纷纷落马。这说明( )
A.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完善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2.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
①颁布《共同纲领》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A.①②B.① ③C.② ③D.③④
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 )
A.以阶级斗争为中心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24.
***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南方谈话B.“大跃进”C.创办经济特区 D.“一五计划”
25.
“经济特区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材料主要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实施的原因B.实施的措施C.实施的过程D.实施的意义
26.
与“1997年”“中共十五大”“党的指导思想”等信息有关的是( )
A.***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思想D.科学发展观
27.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将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我国农村改革始于( )
A.山东、河南B.安徽、四川C.湖北、湖南D.江西、江苏
28.
“它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它”是( )
A.新中国成立B.“文化大革命”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D.改革开放
29.
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号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