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田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
材料二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年之后,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在身后是3倍的支前民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先后在50年代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是谁开创了这条道路。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变化分别是什么?
(3)三则材料中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田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
材料二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年之后,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在身后是3倍的支前民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先后在50年代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是谁开创了这条道路。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变化分别是什么?
(3)三则材料中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1)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1)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2.判断题- (共4题)
3.列举题- (共1题)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4.选择题- (共14题)
8.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
B.③①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10.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13.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16.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②①④③⑤ | B.③①②④⑤ | C.①②④⑤③ | D.③①②⑤④ |
17.
新中国成立后有农民在给***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保证农民“这个梦想实现”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完成后,你作为一名记者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
B.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房屋 |
C.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
D.农民各自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
19.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21.
2016年3月31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士兵遗骸交接仪式。最危险的地方只有龙的传人,没有太阳的后裔。这些中国士兵属于哪支军队( )
A.中国工农红军 | B.八路军 | C.中国人民志愿军 |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5.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4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