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
材料2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发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于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以及抗拒或破坏土改的恶霸和不法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于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材料3在土改基本完成的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农民在旧中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
(2)请你把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反映这次土改主要目的语句摘录在下面。
(2)出现材料3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1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
材料2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发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于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以及抗拒或破坏土改的恶霸和不法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于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材料3在土改基本完成的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农民在旧中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
(2)请你把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反映这次土改主要目的语句摘录在下面。
(2)出现材料3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下列的图片中与这次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

【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下列的图片中与这次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

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如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
(2)***在天安门广场亲自升起第一面国旗是什么?这时乐队演奏的国歌是什么?
(3)图中场面发生的这一天是我国现在什么节日的来源?

请回答:
(1)如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
(2)***在天安门广场亲自升起第一面国旗是什么?这时乐队演奏的国歌是什么?
(3)图中场面发生的这一天是我国现在什么节日的来源?
2.选择题- (共19题)
6.
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 B.新文化运动 |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D.五四运动 |
13.
2016年3月23日晚,“放歌西藏•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群星藏歌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6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回顾历史,下列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
B.为西藏地区和藏族人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15.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6.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7.
电视剧《三八线》的热播,让人记忆犹新。19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其中“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 B.日本签署投降书 |
C.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 D.德国签署投降书 |
18.
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 B.最可爱的人 | C.党的好战士 | D.钢铁卫士 |
19.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2.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
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
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