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67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下列的图片中与这次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一场全民参加的盛宴】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
材料2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发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于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以及抗拒或破坏土改的恶霸和不法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于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材料3 在土改基本完成的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农民在旧中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
(2)请你把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反映这次土改主要目的语句摘录在下面。
(3)在土改过程中,党和政府对待地主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请你将享受三种不同政策的地主类型列举在下面。
(4)党和政府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地主采取不同政策的做法对土地改革的进行会有什么积极影响?
(5)出现材料3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如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
(2)***在天安门广场亲自升起第一面国旗是什么?这时乐队演奏的国歌是什么?
(3)图中场面发生的这一天是我国现在什么节日的来源?

2.判断题(共5题)

5.
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改为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判断:  改正:  
7.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1950年底,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错误:  订正:  
8.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改正:
9.
(题文)1953年美国签订了《会谈纪要》,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错误:  
改正:  

3.选择题(共17题)

10.
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五四运动
11.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12.
某班历史老师向全班同学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网络,找到一幅有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图片,体会新中国成立对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小华搜集了下列四张老照片,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3.
规定新中国国旗国歌始于以下哪个法律文件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4.
如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开国大典
15.
2016年3月23日晚,“放歌西藏•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群星藏歌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6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回顾历史,下列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为西藏地区和藏族人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6.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 在农村减租减息
B. 消灭地主阶级
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17.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9.
电视剧《三八线》的热播,让人记忆犹新。19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其中“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B.日本签署投降书
C.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D.德国签署投降书
20.
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B.最可爱的人C.党的好战士D.钢铁卫士
2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联合消灭韩国
C.要建立亚太地区的新秩序D.在美苏之间建立第三种力量
23.
某同学同学搜集到如图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  )
A.合作抗日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渡江作战
24.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25.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一个重要历史进程(  )
A.三大改造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6.
关于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4.填空题(共5题)

27.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_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指挥下,取得_______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8.
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  》,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
2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3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英雄人物。
(1)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壮烈牺牲:  
(2)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31.
1952年底,  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