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某校初二年同学开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巨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论从史出】
中国近代1910至1912年期间开设的新工厂数量统计表(表)
时 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数 量 986家 787家 1504家
(1)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新工厂开设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图说史】
如下图,图中***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
(2)开国大典上“礼炮齐鸣28响”有何含义?
【现象探究】
如下图:
(3)据图,指出1978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变化?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巨变”,你有何感悟?
【论从史出】
中国近代1910至1912年期间开设的新工厂数量统计表(表)
时 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数 量 986家 787家 1504家
(1)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新工厂开设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图说史】
如下图,图中***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

(2)开国大典上“礼炮齐鸣28响”有何含义?
【现象探究】
如下图:

(3)据图,指出1978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变化?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巨变”,你有何感悟?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数据(见图)。
﹣﹣数据来自中国三农信息网
(2)据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新浪网
(3)“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数据(见图)。

﹣﹣数据来自中国三农信息网
(2)据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新浪网
(3)“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
﹣﹣节选《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落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所示为《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泉州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哪一类型?
(3)你从材料一、二和当今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的最重要启迪是什么?
材料一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
﹣﹣节选《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落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所示为《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泉州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哪一类型?
(3)你从材料一、二和当今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的最重要启迪是什么?
4.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发一期主题为“和平之旅”的板报,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的内容。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举1例。
【中国力量】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如图1、2所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空间技术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3)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通过该主题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举1例。
【中国力量】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如图1、2所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空间技术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3)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通过该主题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
2.判断题- (共3题)
3.选择题- (共19题)
8.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A.开天辟地方阵 | B.艰创业方阵 | C.春天的故事方阵 | D.走进新时代方阵 |
1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历史背景是( )
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
B.当时“浮夸风”盛行 |
C.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
D.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
16.
电视纪录片《文革时代》本着让事实说话的态度,以翔实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下列哪个情节不应该在此纪录片中( )
A.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 B.四五运动 |
C.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24.
这张工资表的组成结构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
姓名 | 年月 | 基本工资 | …… | 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 | 失业保险 |
XXX | XX | XXX | …… | XXX | XXX | XXX |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 B.义务教育的普及 |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D.对外开放的深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