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6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综合题(共4题)

1.
2016年是新中国诞生67周年。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寻求民族发展之路;中华民族一步一步由贫穷走向富强,由落后走向强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抗争,终于迎来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喜庆与豪迈。
材料二:  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一场巩固新中国的战役打响了。在这场新的战役中,新中国经受住了,清除内患,外树国威,以一个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材料二中新中国在巩固政权的这场“新的战役”中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列举三项)
材料三:  “一五”计划期间成绩辉煌,本应是一个新的工业化时代的开端。但是,由于政治上的种种失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意外地成了新中国经济史上一个特殊的标杆。“一五”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等上20年。
(3)材料三“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三例即可)
(4)由于哪些失误,使得“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等上20年”?(举两例即可)
材料四: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的代的里程碑。
(5)材料四中的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两点即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改革开放36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总结成就)
(2)“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1分)
(3)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2分)
(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1分)
3.


(1)图1是哪个地区的旗帜?100多年前,这个地区被哪个国家侵占?它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
(2) 图2都是哪个地区的旗帜?这个地区被哪个国家侵占?它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
(3)这两个地区回归祖国的途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2.列举题(共1题)

5.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可喜成就,请列举3个例子。(要求写出时间和事件)

3.选择题(共27题)

6.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有(  )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
7.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
8.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是(   )
A.邱少云B.董存瑞C.邓稼先D.雷锋
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8周年,68年前的哪一天是我们祖国的诞生日(   )
A.5月1日B.7月1日C.9月10日D.10月1日
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勇斗智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作战,一往无前
11.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农奴翻身”的政治前提是
A.抗美援朝胜利B.土地改革完成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完成
1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通过这些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
14.
一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此前的“天路”青藏公路建成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15.
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指哪个城市(  )
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
16.
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后来又开放了四个经济开发区,我们营口地区属于(   )经济开发区。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厦漳泉三角洲D.环渤海地区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18.
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19.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实施“863”计划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1.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22.
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A.***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3.
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
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25.
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A. 中美关系改善
B. 万隆会议召开
C.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中日正式建交
26.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西藏自治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7.
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邓稼先B.杨利伟C.王选D.袁隆平
28.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 )
A.计算机网络B.广播C.书籍报刊D.电视
30.在商场或超市的收银台常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磁信息阅读器,俗称POS机。其工作原理是:当带有磁条的银行卡在阅读器上刷过时,阅读器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下面图示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这一工作原理的是(   )

31.在商场或超市的收银台常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磁信息阅读器,俗称POS机。其工作原理是:当带有磁条的银行卡在阅读器上刷过时,阅读器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下面图示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这一工作原理的是(   )

32.在Rt△ABC中,∠C=90°,AC=6,BC=8,点E是BC边上的动点,连接AE,过点E作AE的垂线交AB边于点F,则AF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1题)

33.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2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