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6.
邓小平是新中国开国元勋,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卓越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爆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1)“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件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三: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一:1919年5月,爆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1)“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件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三: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7.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重任是什么?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写出一个在此期间建成的重工业。
材料三: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重任是什么?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写出一个在此期间建成的重工业。
材料三: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8.
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半个多世纪来,中美关系的演变用事实说明了这个道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档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1)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来他回忆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同时中美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又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3)结合材料三分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一: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档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1)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来他回忆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同时中美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又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3)结合材料三分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3.选择题- (共16题)
10.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发动了秋收起义 |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11.
2016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朝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井冈山会师 | D.黄埔军校的建立 |
12.
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C.近代化的进步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13.
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 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辽沈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14.
1945年2月,***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 | B.重庆 | C.西安 | D.北平 |
15.
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这里,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16.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它“畸形”的表现有( )
A.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
C.它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
D.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国政府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 |
17.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
18.
(题文)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
C.“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 |
D.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
19.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1994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0.
在1978年底召开的某次会议中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①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1.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2.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和平共处五项

4.填空题- (共3题)
25.
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