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材料二: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此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依据材料一回答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内容,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实施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的失误分别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
(4)依据以上四则材料,不同的历史时期调整农村政策带来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图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满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需要,更深入地融人世界经济之中。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图三: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文献资料
B.实物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通过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分析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
2.选择题- (共15题)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B.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D.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
A.中共“十三大”一一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B.中共“十五大”一一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C.中共“十六大”一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D.中共“十八大”一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刘胡兰 | B.董存瑞 | C.黄继光 | D.邱少云 |
A.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A.社会主义改造 | B.调整工商业 |
C.八字方针 | D.实业救国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A.雅尔塔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A.建立经济特区 | B.加入WTO | C.与17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D.提出“一带一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