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23课 内战爆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51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解放战争之初,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蒋介石曾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

2.选择题(共14题)

2.
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最准确的表述为
A.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B.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
下图反映的是***在1947年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情形,其结果是( )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4.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国民党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破坏民主共和。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
1946年,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对哪一解放区突然发动进攻(   )
A.中原解放区B.华东解放区C.华北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
6.
某地初中同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    )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举
B.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
C.参加中共一大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业
7.
“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8.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华东解放区
④山东解放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下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反映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    )
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假和平,真内战”
10.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火》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1.
下图为***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签署《双十协定》
12.某网站调查201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其中一项数据显示“2016年就业率最高学科”为管理学,高达 93.6% (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为了解高三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程度,某校学生社团在高校高三文科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100道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社团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问卷成绩(单位:分)进行统计,得到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号

分组

男生

女生

频数

频率

第一组

[0,20)

3

2

5

0.05

第二组

[20,40)

17

x

y

z

第三组

[40,60)

20

10

30

0.3

第四组

[60,80)

6

18

24

0.24

第五组

[80,100]

4

12

16

0.16

合计

50

50

100

1

参考公式: K2=n(adbc)2(a+b)(c+d)(a+c)(b+d) ,其中 n=a+b+c+d

参考临界值:

P(K2k)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13.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今有化学反应: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Na2CO3+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blank#}1{#/blank#}(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blank#}2{#/blank#};BA表示反应{#blank#}3{#/blank#}。

15.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B.此事件中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
D.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