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好的歌曲负载着时代气息,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
(3)材料三中说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圈”指的是什么?
(4)1992年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好的歌曲负载着时代气息,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着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偷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曲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1)料一歌曲中唱到的带领中国人“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旗帜”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
(3)材料三中说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圈”指的是什么?
(4)1992年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抑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材料三: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社公共食堂吃,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1)材料一是什么文件的内容?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一、二、三中哪一材料体现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严重失误?
(4)材料四中的“三年三大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请你说说以上农业政策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抑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材料三: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社公共食堂吃,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下表
(1)材料一是什么文件的内容?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一、二、三中哪一材料体现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严重失误?
(4)材料四中的“三年三大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请你说说以上农业政策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这个决定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这个决定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政策最先在哪个地方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政策最先在哪个地方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8题)
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7.
小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课题,收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公司”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他的研究性课题是
A.土地改革 |
B.国有企业改革 |
C.三大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2.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
15.
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 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结束了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A. 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 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结束了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17.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国有企业改革 |
C.“大跃进”运动 | D.“一五”计划的完成 |
18.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
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 公私合营
B. 参加合作社
C. 参加人民公社
D. 走集体化道路
A. 公私合营
B. 参加合作社
C. 参加人民公社
D. 走集体化道路
29.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A. 中共十五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