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40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

1.综合题(共4题)

1.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一条路,自井冈山延伸,蜿蜒曲折,在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那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条路指的是什么路?走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图①“凤阳四年垮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②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2.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953年)问题是从工业化引起的。工业的发展,城镇和工矿区的发展,种植工业原料作物的农业地区和农户的增加,急剧扩大了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太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必须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社为主要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结合所学, 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农民的个体私有制” 在哪一年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3)材料三表格中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分析小岗村变化的原因。
3.
“两会”对国家的运作影响很大,因此每年都会受到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会由来)
材料一:“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从1959年开始,两会同步举行,从此,“两会”概念应运而生,1966-1975年,“两会”被迫停止,自1978年起,两会再次完全同步。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分别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各一例即可)
(2)材料一中“两会”被迫停止受哪一事件的影响?“两会再次完全同步”与哪一转折性的会议有关?
(两会热点)
材料二:两会提议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过来。
(3)两会提议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请你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党为解决农村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两例即可)。
材料三:随着高铁施工的进程,百年京张铁路已在分段拆除,为此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提议,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独特的路轨设计是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它蕴含的民族精神是国人永远的骄傲,这条铁路是工业文明走进中国的象征,是历史留给北京的宝贵工业遗产,应予以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4)京张铁路的建造者是谁?哪一“独特的路轨设计”成为了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为什么京张铁路是“国人永远的骄傲”?它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
4.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会议事件有关联?这次会议事件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吗?
(4)根据材料2中的“老人”的贡献,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选择题(共18题)

5.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实际上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
6.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B.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7.
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 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①③
8.
(题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经“特区
9.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0.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
11.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粉碎“四人帮”D.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12.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
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
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生产队责任制
14.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
A.马列主义B.***思想
C.邓小平理论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5.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对这一做法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维护了***思想的指导地位B.违背了***思想的基本原则
C.不利于彻底纠正“文革”错误D.坚持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做法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18.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
下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这座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海南
2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其形成的步骤是
A.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21.
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22.
据下图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