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岁月的美在于流shì(______),花开花落间,光阴沉diàn(______)了年少轻狂,也懂得了冷暖自知,人生,没有人能陪你到最后,一路风雨前行的只有自己。无论脚下的路有多寂liáo(______),都要做好自己,无论世界是否与你深情,你都要心存善念,保持对生活的zhēn(______)重,岁月也定会与你温柔相待。
岁月的美在于流shì(______),花开花落间,光阴沉diàn(______)了年少轻狂,也懂得了冷暖自知,人生,没有人能陪你到最后,一路风雨前行的只有自己。无论脚下的路有多寂liáo(______),都要做好自己,无论世界是否与你深情,你都要心存善念,保持对生活的zhēn(______)重,岁月也定会与你温柔相待。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②可怜:可爱。③真珠:即珍珠。
【小题1】诗中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的字是“ ”。
【小题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②可怜:可爱。③真珠:即珍珠。
【小题1】诗中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的字是“ ”。
【小题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五个南瓜窝子
刘正权
(1)吃完团年饭,刚生燃火盆,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2)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
(3)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换上一双大胶鞋。我问爹,下这大的雪,换鞋干啥去?
(4)爹没言语,娘插了句,能干啥,挖南瓜窝子呗!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了团年饭挖的南瓜窝子,第二年结的南瓜又大又圆,家里有几个人就挖几个,来年一家人才会幸福大团圆。
(5)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只是偎得更紧了。
(6)咳嗽声渐渐被风雪淹没了。
(7)我磨磨蹭蹭找了双旧胶鞋套上脚,顺着爹的脚印走了出去,爹的脚印很淡,很轻,像是怕惊动谁似的。找到父亲时,父亲正挖好了三个南瓜窝子,第四个挖了一半。我接过锹来,说,年年不是只挖三个吗?
(8)爹咳了一下,风雪不失时机地钻了进去,爹砸了一下嘴,“你媳妇不算家里人啊!”
(9)
(10)“我信!”爹横了我一眼,腰一弯,咳嗽加剧了。
(11)“我挖,我挖不行吗?”我嘟嘟哝哝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12)没十分钟我就挖好了,抬起头,爹已在寻第五个窝点了。
(13)我说回去吧爹,爹犹豫了一下,要不再加一个小的?小的?我一怔,跟着明白了爹
的意思,“您不怕别人笑啊,孙子还在肚子里,没影的事呢!”
(14)年一晃就过去了,五月端午时,我的儿子出生了,八个月,早产,乡下有说法,叫养七不养八,说是八个月的孩子不如七个月的好养。爹娘眉头不展的,爹说,要死死我吧,冲一下孙子的关煞。又是乡下的迷信说话,人要戴重孝才能免灾,孙子戴爷爷的孝,当然是重孝了。
(15)爹竟真的过世了,身体不好加上忧虑孙子,就像饱经风霜的枯枝,加上雪雨一欺,“咔嚓”一声就折断了。
(16)爹死前拉着娘的手,只说了一句,记得挖南瓜窝子呀!爹过世不久,我把乡下房子变卖了,把娘接进了城,挖南瓜窝子,哪儿挖去!
(17)有娘在身边的日子真好,洗衣机都成摆设了,娘还买了砂罐给妻煨汤喝,喝得妻的嘴一天比一天叼。
(18)日子有滋有味地过,转眼又是腊月三十了,依然下着雪,吃了团年饭,我和妻躲在卧室里逗小家伙看电视,娘在客厅和厨房穿梭着。
(19)我喝多了黄酒,尿急,出来上卫生间,一看,娘没了,人呢,我寻到阳台上,看见娘正弯腰在地上鼓捣着,阳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四个小花盆,娘正用铲刀翻土,往里面点种南瓜子。
(20)风雪在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飞舞着,娘没有发现我。我退了回来,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走进娘的睡房,爹的遗像前,我用打火机点燃三根烟,竖在桌子上。我知道这是迷信,但我想像爹正有滋有味抽着它们,我甚至都听见了爹的咳嗽。
【小题1】文章写了父亲所做的“迷信”的两件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小题2】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只是偎得更紧了。
(2)爹的脚印很淡,很轻,像是怕惊动谁似的。
【小题3】结合前后文,为第(9)段划线处补写“我”当时的神态和语言。
【小题4】联系我们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说说你对文中父亲、母亲迷信做法的看法。
五个南瓜窝子
刘正权
(1)吃完团年饭,刚生燃火盆,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2)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
(3)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换上一双大胶鞋。我问爹,下这大的雪,换鞋干啥去?
(4)爹没言语,娘插了句,能干啥,挖南瓜窝子呗!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了团年饭挖的南瓜窝子,第二年结的南瓜又大又圆,家里有几个人就挖几个,来年一家人才会幸福大团圆。
(5)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只是偎得更紧了。
(6)咳嗽声渐渐被风雪淹没了。
(7)我磨磨蹭蹭找了双旧胶鞋套上脚,顺着爹的脚印走了出去,爹的脚印很淡,很轻,像是怕惊动谁似的。找到父亲时,父亲正挖好了三个南瓜窝子,第四个挖了一半。我接过锹来,说,年年不是只挖三个吗?
(8)爹咳了一下,风雪不失时机地钻了进去,爹砸了一下嘴,“你媳妇不算家里人啊!”
(9)
(10)“我信!”爹横了我一眼,腰一弯,咳嗽加剧了。
(11)“我挖,我挖不行吗?”我嘟嘟哝哝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12)没十分钟我就挖好了,抬起头,爹已在寻第五个窝点了。
(13)我说回去吧爹,爹犹豫了一下,要不再加一个小的?小的?我一怔,跟着明白了爹
的意思,“您不怕别人笑啊,孙子还在肚子里,没影的事呢!”
(14)年一晃就过去了,五月端午时,我的儿子出生了,八个月,早产,乡下有说法,叫养七不养八,说是八个月的孩子不如七个月的好养。爹娘眉头不展的,爹说,要死死我吧,冲一下孙子的关煞。又是乡下的迷信说话,人要戴重孝才能免灾,孙子戴爷爷的孝,当然是重孝了。
(15)爹竟真的过世了,身体不好加上忧虑孙子,就像饱经风霜的枯枝,加上雪雨一欺,“咔嚓”一声就折断了。
(16)爹死前拉着娘的手,只说了一句,记得挖南瓜窝子呀!爹过世不久,我把乡下房子变卖了,把娘接进了城,挖南瓜窝子,哪儿挖去!
(17)有娘在身边的日子真好,洗衣机都成摆设了,娘还买了砂罐给妻煨汤喝,喝得妻的嘴一天比一天叼。
(18)日子有滋有味地过,转眼又是腊月三十了,依然下着雪,吃了团年饭,我和妻躲在卧室里逗小家伙看电视,娘在客厅和厨房穿梭着。
(19)我喝多了黄酒,尿急,出来上卫生间,一看,娘没了,人呢,我寻到阳台上,看见娘正弯腰在地上鼓捣着,阳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四个小花盆,娘正用铲刀翻土,往里面点种南瓜子。
(20)风雪在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飞舞着,娘没有发现我。我退了回来,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走进娘的睡房,爹的遗像前,我用打火机点燃三根烟,竖在桌子上。我知道这是迷信,但我想像爹正有滋有味抽着它们,我甚至都听见了爹的咳嗽。
【小题1】文章写了父亲所做的“迷信”的两件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小题2】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只是偎得更紧了。
(2)爹的脚印很淡,很轻,像是怕惊动谁似的。
【小题3】结合前后文,为第(9)段划线处补写“我”当时的神态和语言。
【小题4】联系我们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说说你对文中父亲、母亲迷信做法的看法。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刷脸支付”的历史与未来
(1)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
(2)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3)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4)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
(5)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
(6)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
(7)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
(作者:刘心霈《光明日报》,2015年01月30日10版)
【小题1】用科学定义的格式改写第(4)段第一句“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
【小题2】第(5)段在说明“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小题3】第(3)段“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一句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刷脸支付”的历史与未来
(1)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
(2)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3)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4)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
(5)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
(6)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
(7)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
(作者:刘心霈《光明日报》,2015年01月30日10版)
【小题1】用科学定义的格式改写第(4)段第一句“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
【小题2】第(5)段在说明“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小题3】第(3)段“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一句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展,人脸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 |
B.20世纪90年代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的开发,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
C.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
D.因为人脸识别技术尚未得到普及,所以它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
5.名著阅读- (共1题)
6.
判断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人交流、相处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______)
(2)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李鸣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______)
(3)法布尔笔下的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______)
(4)蕾切尔·卡森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______)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人交流、相处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______)
(2)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李鸣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______)
(3)法布尔笔下的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______)
(4)蕾切尔·卡森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7.作文- (共1题)
8.-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____通____,解释______。
(2)____通____,解释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联系(甲)(乙)两文,找一找两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两文的文体相同,都属于 ;都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两位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所寄之情却不大相同。甲文: 。乙文: 。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找出(乙)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____通____,解释______。
(2)____通____,解释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联系(甲)(乙)两文,找一找两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两文的文体相同,都属于 ;都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两位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所寄之情却不大相同。甲文: 。乙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