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6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96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6年不平凡的历程,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2)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哪一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怎样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6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96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6年不平凡的历程,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2)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哪一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怎样的认识?
2.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⑴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历史事件?为三大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1952年的国庆,***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大型文献电视专题记录片《辉煌六十年》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为改变这一状况而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经济发展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⑴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历史事件?为三大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1952年的国庆,***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大型文献电视专题记录片《辉煌六十年》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为改变这一状况而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亿元) | 2—100 | 1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所用时间(年) | 9 | 7 | 5 | 3 |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经济发展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
看图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说:“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 和 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分别于 年和 年回归祖国。
(2)这两个地区主权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邓小平主张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4)结合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史实,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说:“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 和 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分别于 年和 年回归祖国。
(2)这两个地区主权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邓小平主张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4)结合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史实,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2题)
4.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中国
A.中国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
B.中国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C.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
D.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8.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它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A.两弹元勋 |
B.革命烈士 |
C.人民英雄 |
D.最可爱的人 |
10.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
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
C.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过程 |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
1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20.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的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A.对港、澳行使主权 | B.向港、澳显示强大 |
C.让港、澳人民放心 | D.对港、澳特别保护 |
21.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22.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A.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