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2.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2.选择题- (共11题)
3.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4.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遵义会议 | B.新中国成立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5.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6.
2018年,我国将迎来纪念改革开放暨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里的“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8.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
9.
(题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B.中共八大 |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D.中共十一大 |
1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12.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