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38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4

1.综合题(共2题)

1.
请回忆以前学习的几次重大会议,再参考本课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对它们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上创设一比较题。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材料一提及的“万里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材料一提及的“抗日战争”中,哪次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材料二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3)材料二中提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4)根据材料三,请问在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选择题(共12题)

3.已知在某温度时,Mg(OH)2的溶度积Ksp=4.0×10-12 (mol/L)3,求室温下Mg(OH)2饱和溶液中Mg 2+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
4.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两个凡是”的方针
6.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7.
(题文)某校八年级③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收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以下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初基本结束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底基本结束
C.平反后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D.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9.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根本目的是
A.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0.
粉碎“四人帮”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主要原因是
A.冤假错案没有纠正
B.邓小平没有恢复全部职务
C.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盛行
11.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到“两年徘徊”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D.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
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14.《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