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在中共十九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 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立起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______新华网
(1)哪次会议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新中国成立的具体时间是哪年哪月哪日?
(2)哪次会议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确立怎样的思想路线?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邓小平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次会议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邓小平?
(4)将横线线补充完整,并思考哪次会议确立***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哪次会议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哪次会议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新中国成立的具体时间是哪年哪月哪日?
(2)哪次会议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确立怎样的思想路线?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邓小平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次会议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邓小平?
(4)将横线线补充完整,并思考哪次会议确立***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哪次会议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事件中哪个阶级被消灭?
(2)“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图二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全国绝大多数农民是在哪一年通过什么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完成以后?
(3)图三是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两次运动?之后,又出现的失误是什么?
(4)图四是“大包干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哪里最具有纪念意义?随后,农村推行怎样的生产方式?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事件中哪个阶级被消灭?
(2)“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图二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全国绝大多数农民是在哪一年通过什么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完成以后?
(3)图三是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两次运动?之后,又出现的失误是什么?
(4)图四是“大包干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哪里最具有纪念意义?随后,农村推行怎样的生产方式?
3.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提出的任务是什么?
(2)哪一事件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任务是什么?
(3)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里?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指的是哪里?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
(1)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提出的任务是什么?
(2)哪一事件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任务是什么?
(3)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里?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指的是哪里?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4.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6.
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 |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
9.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1.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明确概括和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①明确概括和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④②③ |
B.②①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14.
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开放珠江三角洲 |
16.
“香港胜利回归祖国,是他80载革命生涯里的最后一个政治和外交‘杰作’.回首整个谈判过程,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政治敏锐和远见卓识。”“他”指的是
A.***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乔冠华 |
20.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l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一国两制”方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