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3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

1.综合题(共5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调整,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1)举出一名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路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材料二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个“伟大决策”是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当中率先开放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已经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4)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哪次会议上?
5.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二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金额
((亿美元)
0.5
2.5
27.2
144.0
205.0
583.6
1292.2
1972.8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1)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选择题(共25题)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标志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标志100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统治的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
C.和平解放西藏D.“一五计划”实施
8.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9.
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
A. 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 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 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
《英雄儿女》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优秀电影,其主题曲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
B.八路军、日本侵略军
C.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了我国的(  )
A.国家形式B.国家性质C.国家制度D.国家结构
13.
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1956年,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属于中国八大内容的是(  )
A.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4.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5.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的事迹主要出现在(  )
A.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一类是“特别行政区”。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7.
“创造性地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充分肯定经济特区‘试验场’作用……,一次次地考察指导,立足长远谋划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发展的未来……,经济特区诞生和发展的每一步,始终牵动着中南海,倾注着党中央的心血……”由此可见,30多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有利的外部环境B.稳定的国内局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D.决策者的作用
18.
一位工人兴奋的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19.
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片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20.
(题文)“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  )
①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
②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
③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
④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1.
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正式建交
C.尼克松访华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2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
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24.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
①华东军区海军 ②北海舰队
③东海舰队 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5.—Is that        ruler?

—No,         is on the table.

26.—Is that        ruler?

—No,         is on the table.

27.—Is that        ruler?

—No,         is on the table.

2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
A.思维方式改变B.传统观念更新C.科技发明增多D.生活水平提高
29.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
①提出了“双百”方针
②恢复了高考
③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
如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3.填空题(共5题)

31.
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32.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_____》,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33.
_____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_____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34.
(题文)1955年4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_____;1972年2月,美国总统_____访问中国。
35.
农业科学家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药学家_____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