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8春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2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0

1.综合题(共4题)

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一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一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人民公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社合一”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同时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积极性不高,不适应农村中仍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自主权扩大,分配方式也是多劳多得的形式,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权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材料一中改革前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企业改革后在生产经营、分配上有何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有何相同点?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2)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2.选择题(共24题)

5.
“威武之师,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会宁会师
6.
1949年,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会议是下列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
下列捍卫了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使新中国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结束
8.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始
B.“二月抗争”的爆发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
9.
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10.
“大跃进”的严重失误主要表现在
A.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特点是一大二公
C.大炼钢铁
D.争报高产指标放“卫星”
11.
为中国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12.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史实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选举产生
13.
下列哪一法律文献确立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A.《共同纲领》
B.《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临时约法》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B.科教兴国战略上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上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西部地区
16.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的省是
A.海南
B.三沙
C.深圳
D.三亚
17.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18.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的国家领导人是
A.***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9.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的是
A.***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
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和福建试办经济特区。下列属于福建的经济特区城市是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汕头
21.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22.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刘少奇
23.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05年为了捍卫祖国统一,全国人大通过了
A.《反分裂国家法》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九二共识”
D.《告台湾同胞书》
24.
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第二炮兵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26.
釉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下列哪一科学家的卓越贡献有关
A.邓稼先
B.钱学森
C.钮经义
D.袁隆平
27.
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的标志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并返回
C.“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
D.“登月计划”的实施
28.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北京奥运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在哪一年举行
A.2001年
B.2004年
C.2008年
D.2010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