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圉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反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情景,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圉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反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情景,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2.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 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分,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我国澳门又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 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分,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我国澳门又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
材料二

建国50周年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及证书
(1)请写出两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
时间 | 重大成就 | 作用和意义 |
1964年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
1966年 |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
1967年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核力量 |
1970年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1973年 |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惠及世界 |
1985年 | 向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
2003年 | 第一艘戟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 迈出太空探索重要一步 |
材料二

建国50周年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及证书
(1)请写出两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2.选择题- (共21题)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
B.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7.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A.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主和富农 | 占乡村人口不到10% | 占有土地70—80% |
贫农、雇农和中农 | 占乡村人口90% | 占有土地20—30% |
A.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千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A.毛岸英 |
B.罗盛教 |
C.雷锋 |
D.邱少云 |
1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
15.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一—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
B.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C.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0.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社会保障制度 |
22.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
C.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
D.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