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绿色联盟学校2018-2019学年联考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2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接受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接触了各种工人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他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成果……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了与马克思相似的结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建构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称自己的常说为学说为“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级开展斗争。***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摘编自毛军吉、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运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
2.
观察下图:

阅读下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著名战役上甘岭发生的地方——上甘岭
B.停战协定的地方——板门店
3.
观察如图:

(1)图中方框处四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所在地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
A.深圳
B.厦门
(2)观察图中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位置,指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掀起了什么运动?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2.判断题(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字后判断:
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横线内划“错误”;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划“未涉及”。
(1)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2)海南岛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3)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带动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两江新区的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4)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5)对外开放的扩大,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选择题(共19题)

6.
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
B.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
C.都重新确立了***思想的领导地位
D.都是党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
7.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8.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三座大山奴役的悲惨命运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使占世界的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增强了亚非拉美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9.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0.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A. 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 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12.
最能说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的史实是
A.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B.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C.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到92.2%
D.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
13.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的爆发
C.“四人帮”受到***的严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4.
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5.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7.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mathml#}{#/mathml#}  CO2(g)+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以股份制改革为中心的国企改革。1994年的《公司法》颁布实施后,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公司制度改革’的名义下,国企改革推向了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述材料反映国企改革的涉及的内容有
A.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B.变革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
C.采取改组联合形式
D.推行股份制和公司制
19.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如图是出版于1985年9月的《时代》周刊封面资料。下面对《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①该观点较为客观
②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③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歪曲
④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23.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24.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