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过关检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25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国民革命的“目的”和“经验”。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国共联手”是指什么事件?正式“联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国共联手”的“革命”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每年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材料二……由此也就决定了必须在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根据地,以积蓄、锻炼和发展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斗争,逐步地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与材料一的“建军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早建立的根据地是什么?
(3)从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到材料二反映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共17题)

3.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方式是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在南京国民政府内合作
C.国民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共产党
D.在中华苏维埃政府内合作
4.
(题文)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开始,下列不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的是
A.周恩来
B.贺龙
C.孙中山
D.刘伯承
5.
史论结合是基本的史学素养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
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两党的阶级利益一致
B.两党有相同的斗争对象
C.两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D.两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
7.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 )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8.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
9.
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D.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1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强渡大渡河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②①④③
11.
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
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12.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领导的部队会师于()
A.井冈山B.遵义
C.吴起镇D.会宁
13.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开展了(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万里长征
14.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
15.
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反“围剿”
16.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7.文学常识填空。 
18.文学常识填空。 
19.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1935年10 月***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词。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