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周练试题3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21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522-524页)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中心各在什么地方?主力分别是谁?
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3)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判断题(共3题)

3.
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中央根据地
4.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5.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选择题(共15题)

6.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提出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B.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办
7.
在黄埔军校中担任党代表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廖仲恺
D.周恩来
8.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它打击的第一个对象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明
9.
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周恩来
B.***
C.朱德
D.贺龙
10.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
红军被迫长征是缘于第几次反围剿的失利
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
12.
在长征途中,哪一事件扭转了红军被动挨打的局面,确立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河
C.巧渡金沙江
D.会宁大会师
13.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A.延安
B.瑞金
C.会宁
D.吴起镇
14.
中共一大确定党当前的任务是:
A.推翻清政府
B.打倒帝国主义列强
C.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D.实现共产主义
15.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6.
1919年6月5日开始,五四运动的重心发生转移,斗争的主力也发生转变,当时的运动重心和主力分别是
A.北京学生
B.北京工人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
17.
在中共一大上,谁缺席却仍然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
A.鲁迅
B.李大钊
C.***
D.陈独秀
18.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一二·九运动
1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成立的时间是(  )
A.1919年5月4日B.1919年7月1日
C.1921年7月1日D.1921年7月23日
20.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