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0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4

1.综合题(共1题)

1.
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共同纲领”确认:“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颁布于哪次会议?该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我国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材料二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三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2)表中1952—1956年数据变化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四 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渐序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国有企业产权改草、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四个阶段。
(3)材料中的“改革”全面展开于何时?经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逐步扩大了企业哪一具体权利?1992年我国的经济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思想引领篇)
材料五 

材料六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材料五中的思想路线确立于哪次会议?该次会议同时形成了以哪一人物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材料六体现了该核心人物的哪一伟大理论?
(5)回顾以上成就,你有何感想?

2.选择题(共28题)

2.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的起点分别是
A.1912年、1919年
B.1919年、1949年
C.1921年、1949年
D.1921年、1945年
3.
学校举行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民族救亡图存B.三大改造
C.民族独立与富强D.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
4.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5.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6.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抗日战争的结束
B.解放战争的结束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
“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A.1976年5月
B.1976年9月
C.1976年10月
D.1971年9
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对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10.
1958年开始泛滥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有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1.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开发建设成功,我国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这一局面出现于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2.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群众的积极性
B.客观的经济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13.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互助组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5.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A.要人治不要法治
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社会生活中法律并不重要
D.社会秩序要靠道德说教来维持
16.
中共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
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
18.
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八大”
D.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
历史上,各国因势因时不断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从改良到革命B.从城市到农村
C.从农村到城市D.从计划到市场
20.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新宪法的颁布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1.
《外媒看中国:1978年带来巨变影响世界》指出:“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中国时刻”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香港回归
22.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3.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24.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转移工作重点,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深化对外开放,建立浦东新区,辐射沿江经济
C.发表南方谈话,指明改革方向,发展市场经济
D.提出“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收回港澳主权
25.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马克思主义
C.***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6.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人民公社化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
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A. 按劳分配 B. 股份制改革    C. 政企分开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28.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特区姓“社”不姓“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9.
观看下图,21世纪初中国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