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5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5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小松鼠成功跳上秋千后悠然啃着坚果,那憨萌动作令人忍俊不禁
B.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周末的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可真谓花团锦簇
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2.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__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_______……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2.字词书写(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hé(  )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躺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guàn(   )着长在周围的鲜(  )(  )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健康的许多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1)给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干hé(______) 浇guàn(________) 鲜(________) (________)荷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李存审诫子
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选自《资治通鉴·五代纪》)
(注释)①存审:李存审,五代人。②极:达到。③出:经历。④镞:金属箭头。⑤膏粱:膏,肉;粱,精米。泛指富贵人家。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修身
(2)非学无以广
(3)尔父少提一剑乡里
(4)戒诸子曰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共划两处。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小题4】两篇文章都是父辈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请分别写出他们对孩子的期盼各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李东辉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至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冀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回答,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小题1】本文主要记述了“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一些往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两件事。(每件事的概括不超过30字)
【小题2】文章多次写到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⑦自然段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此时流泪的原因。
【小题3】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到我的床头,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小题4】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名著阅读(共1题)

6.
名著阅读。
(1)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
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①选段所说的妖精是谁?孙悟空为何要和他大战一场?胜负如何?
②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服了这个妖精,却给以后的取经路埋下了隐患。请结合小说后文情节,说说后来唐僧师徒一行因此事遇到了什么祸患?
③这个情节体现了这个妖精怎样的性格特点?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综合性学习。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下边这幅图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说说它的寓意。

(2)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8.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 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除诗歌、剧本外,其它文体不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