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诓骗(kuāng) 行货(háng) 朴刀(piáo) 腼腆(tiǎn) |
B.汲取(xī) 着意(zhuó) 聒躁(guà) 桑梓(zǐ) |
C.豢养(juàn) 嗔怪(chēn) 拙病(zhuó) 报帖(tiě) |
D.剜目(wān) 恁地(nèn) 绾发(wǎn) 存恤(xù) |
A.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
B.公安干警守株待兔终于擒获了罪犯。 |
C.面对太湖的湖光山色,游人无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惊叹。 |
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长大了自然会注意。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
B.《朗读者》开播后,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
C.“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各类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乡,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 |
牡丹是花中的君子,它既有布施的精神, ;又有持戒的精神, 。花开之前,种子深埋土壤,破土前必得忍受黑暗、潮湿、寂寞;开花之时, ,所以它有忍辱的精神。它无论花期长短, ,即使花谢,也化作春泥护花,所以它亦有精进的精神。
①开放守时守分,不恣意任性
②开放有清香,美丽有姿容,令人一见生愉悦欢喜心
③总是有一分开一分,香味随时布散
④又要忍耐风吹霜欺雨打雪压,以及蜂蝶恣采
A.①②④③ |
B.③①②④ |
C.④②③① |
D.②①④③ |
A.《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
C.《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清代小说家 |
D.《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 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善射御,膂力过人(________)
(2)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________)
(3)将十万骑驰沙漠(________)
(4)被坚执锐,临难不顾(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好乘汗马击剑/云归而岩穴暝 |
B.此一夫之用/醉翁之意不在酒 |
C.使各言其志/其真无马邪 |
D.为将奈何/或异二者之为 |
(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2)赏必行,罚必信。
【小题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3.现代文阅读- (共3题)
别用恶搞毁了艺术
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一群人一边吼着“年终奖,年终奖,我们在嚎叫,我们在嚎叫”,一边摇头晃脑故作癫狂,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时而扭动屁股乱舞手臂……最近,一个“年终奖”版的《黄河大合唱》视频流传在网络上。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大多数观众看后不仅没有发出笑声甚至想“咆哮”:“怎么能这样糟蹋我们的经典歌曲!”
恶搞式表演,在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能逗乐别人固然好,但表演形式和内容本身并非没有底线。以恶搞经典作品的形式取乐观众,既不是传承经典,也绝非艺术再创作。《汉书•艺文志》中就提到了“哗众取宠”的问题,以浮夸的言行迎合观众,借此骗取信赖和支持,说白了就是一种对观众的欺骗。生活的确需要逗笑和欢笑,但一种表演能否达到逗笑别人的效果,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力和水平。一位老艺术家提醒过,“歌词最容易写,歌词最不容易写好”。娱乐有娱乐的底线,严肃有严肃的必要,调侃经典作品、愚弄历史记忆,既超出了娱乐的边界也亵渎了艺术的神圣,根本无法传递会心的笑声。
之所以说恶搞经典作品危害甚深,不仅因为恶搞本身的解构负能量很大,也在于“集体无意识”的破坏力量不容小觑。不可否认,恶搞在表演时可能激起一些廉价笑声。正因为解构和恶搞经典来得容易,博得的笑声也很廉价,所以表演形式容易被更多人模仿。有记者发现,恶搞《黄河大合唱》不仅堂而皇之出现在某些公司年会上,还出现在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晚会上,甚至登上了电视荧幕。嘻嘻哈哈一场看似无足轻重,但廉价笑声中所传播的,并不是什么娱乐精神或者欢笑氛围,而是价值的愈发虚无,道义的愈发破落。以无所谓的态度恶搞和篡改经典作品,会在温水煮青蛙中撕毁本应坚守和捍卫的道义底线、价值认同,从而拉低人们的审美品位,混淆正常的社会认知。由此而言,抵制恶搞和解构,人人都有责。
历史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装的“空袋子”,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文艺作品,同样不是什么都可装的“空袋子”、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草稿纸”。《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说它是“民族之魂”“不朽之作”毫不夸张。为图搞笑而篡改这一反映民族救亡之声的代表作,显然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对民族精神的挥霍,与浑浑噩噩的“蓬间雀”何异?军人常常说,和平年代尤须警惕“和平积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同样需要保持对历史冷漠病和虚无症等和平积习的警惕。
“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对待先辈们燃烧生命谱写的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是最起码的要求。历史里不仅有先辈的奋斗,更维系着我辈的过去和未来;经典作品承载着的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高峰,更有民族的兴衰和荣辱。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对未来的尊重。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开篇由列举恶搞《黄河大合唱》的网络视频说起,有何目的?
【小题3】通读全文,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小题4】“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永远是个孩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梦想拼尽全力
骊尘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 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 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
【小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小题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 ……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2)—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小题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小题4】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小题5】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作用?【小题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小题3】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4.语言表达- (共1题)
文学,从历史人物中走来,是孔子的列国颠沛,_____,是李太白杯中的美酒,_____________,是先秦两汉的璀璨繁星,是唐宋时代的恢弘巨擘……
5.作文- (共1题)
有一种情感,让我们刻骨铭心:包蕴在《社戏》里的友情,流淌在《背影》里的亲情,彰显在《土地的誓言》中的爱国情。
有一种精神,让我们追慕不已: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的执着,闻一多拍案而起怒斥黑暗的无畏,邓稼先埋首戈壁鞠躬尽瘁的奉献。
有一种思想,让我们高山仰止: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的博爱,物我同一道法自然的睿智,忠义孝悌推己及人的仁厚。
……
曾几何时,这些珍贵的东西却在某些人心中渐行渐远。那一个远去的背影、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一种坚定的信仰……都值得我们去追寻,使之成为我们的珍宝,润泽我们的人生。
请你以“追寻那渐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得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