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9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综合题(共5题)

1.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五四爱国运动”开展专题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
(3)假如你是1919年的一位学生,你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吗?请说明理由。   
(4)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二: “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共产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1)材料一中大会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能够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这次合作如何破裂的?
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924年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3)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主要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任举两例)?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在国民党的打击之下,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出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军事行动?
4.
材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口号出自哪次运动?其导火线是什么?
(2)上述口号反映了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
(3)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学生们的一种什么精神?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争吵与签约》 

材料二: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四: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主宰巴黎和会的是哪几个国家?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你认为材料四中的“国贼”指什么?

2.选择题(共28题)

6.
在中华民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时,那些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们,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转而在思想领域寻找挽救危亡的良药。他们领导发起(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题是(   )
A.科学B.民主C.新道德D.马克思主义
8.
“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  )
A.追求真理 B.爱国主义 C.解放思想 D.自强不息
9.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
10.
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下表空白时间段的主题词应该是(   )
1894-1912年
社会改革、走向共和
1921-1935年
 
1949-1956年
民族独立、制度革命
1978-至今
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A.五四风雷,示威游行B.星火燎原,消灭军阀
C.国共合作,全面抗日D.开天避地,渐趋成熟
11.
90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
A.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B.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
C.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
12.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C.五四运动    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13.
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宴到中间,承宣宫人告,吴总监来电话,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不要出府回家,因学生将要游行……”作者回忆的这件事情是(    )
A.1895年的公车上书B.1919年的五四运动
C.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D.1923年的二七惨案
14.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
15.
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6.
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17.
下图邮票中可提取的信息是(   )

①邮票发行于2015年
②遵义会议于1935年召开
③遵义会议召开已有80周年
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9.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0.
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民党,打倒蒋介石。”这句话最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
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
D.红军长征前
21.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D.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22.
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
如下图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4.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5.
下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A.戊戌变法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26.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7.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2,2,则该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

28.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军徽,那么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始于哪次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29.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了一小球,另一端安装在电动机的转轴O上.当电动机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30.
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渡河  ②湘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31.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3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