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9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能在经济上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但美国的经济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是经历了阻碍、挫折、调整,而后才走上持续稳定繁荣。
材料二 
阶   段
特 点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
排除障碍,走上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从“黄金”步入“地狱”,从“地狱”重归“天堂”
二战后
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材料一中说“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请你说说美国的历史从什么时候什么事件开始?
(2)阅读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遇到过哪些阻碍。美国是通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排除这些阻碍的?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黄金”步入“地狱”指的是什么事件?而从“地狱”重归“天堂”又是有什么事件导致的?
(4)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些因素?请谈谈你的认识?(至少答两条)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苏联。。。。苏联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苏联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息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
——丘吉尔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
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今天凌晨四时”指的是那一年?
(2)在材料一体现了丘吉尔一种怎样的主导思想?
(3)罗斯福为什么称12月7日为“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次日发生的事件对二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2.选择题(共14题)

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的是()
A.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4.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
①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尔登战役   ②五四爱国运动   ③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三国协约的形成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6.
美国国务卿休斯顿说:“多亏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材料中“这个条约指”(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九国公约》D.《四国条约》
7.
米老鼠、福特汽车、百老汇。。。。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一局面转瞬即逝,因为: (   )
A.“一战”爆发B.经济危机爆发C.“二战”爆发D.冷战开始
8.
1933年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   )
A.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颁布“产业复兴法”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9.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  )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20世纪30年代初,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有(  )
①经济危机  ②法西斯势力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1.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12.
下列事件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完全无关的一项是(   )
A.罗斯福新政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4.
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物资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根据材料反思二战,你得出的最深刻的认识是
A.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惟一手段
B.战争有利于尖端武器的研制与发明,从而推动科技进步
C.人类应该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D.只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原因(    )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
美国的李德。哈特写了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被认为是关于这场战争的经典之作。如果要在这本书中迅速找出“珍珠港事件”的内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 )
A.第二篇爆发(1939-1940)B.第三篇狂澜(1940)
C.第四篇蔓延(1941)D.第五篇转向(194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