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9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三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3.
古老的东西方曾因丝绸之路而牵于一线。2000多年后,网络传播替代驼队,加快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追溯)

(1)图1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毁,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请写出这一建筑见证的文明古国的名称。
(2)由图2可知,西方文明的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的。你可知西方文明之源到底是哪里?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多数人”指哪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文明交融)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4)材料中“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什么人?他们把一种计数法传遍了全世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称为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材料三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哪国的哪次改革?结合改革内容,说说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的“宗教”指什么宗教?举出阿拉伯的三项文化成就

2.选择题(共31题)

5.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6.
一个政权无论它有多么的强大,都有它走向衰老、死亡的一天。这个强大的政权曾经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饱受战乱之苦,但是客观上又使得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得以有互相整合的机会,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这里的“政权”指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7.
《十二铜表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的权益
C.完善罗马的法律体系
D.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8.
张扬对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很想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情况,他需要查阅的书是
A.《荷马史诗》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掷铁饼者》
9.
7世纪,默罕默德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穆斯林公社的地点是
A.亚历山大
B.麦地那
C.麦加
D.巴格达
10.
下列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废除了奴隶制度
B.查士丁尼为《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作出巨大贡献
C.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11.
古希腊人对智慧的追求与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相结合,涌现出许多哲学巨匠,这些“巨匠”不包括
A.荷马
B.德谟克利特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12.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下列关于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同时是生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B.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C.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D.农产品开始推向市场
14.
古代印度的等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
①刹帝利
②吠舍
③首陀罗
④婆罗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15.
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的城邦是
A.克里特
B.迈锡尼
C.雅典
D.斯巴达
16.
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
D.天皇与幕府联合而治
17.
如图,“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A.希腊“古典时代”
B.中国夏商时期
C.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
D.中世纪的西欧
18.
某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救世主”“耶稣”“天堂”等几个关键词,他可能在学习下列哪一内容?(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9.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C.亚历山大帝国D.法兰克王国
20.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
21.
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的形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引发城市大规模起义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22.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23.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C.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4.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你推断记录该法典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金文
25.
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所有居民B.成年男性公民C.外邦人D.妇女
26.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27.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28.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些现象:( )
①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②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经常有被教会示众的“异端”分子
④许多知识分子阅读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
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30.
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
A. 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    B. 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
C. 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   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31.
人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你肯定知道伊斯兰教发源于什么地方。请你把它指出来吧:
A.希腊
B.印度
C.罗马
D.阿拉伯半岛
32.
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A. 犹太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佛教
33.我们经常从这里俯瞰公园。(look down)

{#blank#}1{#/blank#}

34.
“文艺复兴时期,人民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35.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