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89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综合题(共2题)

1.
回顾党史,坚定信念。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三个板块的资料:

(1)【会议篇】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毛泽尔思想写入党章
工作正心从农村到城市
会议名称
 
 
 
 
 
(2)【道路篇】结合材料写出中共开辟的两条道路名称及其开始形成的标志。
(3)【伟业篇】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方面即可)

2.选择题(共15题)

3.
思想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
A.启蒙运动——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
B.文艺复兴——人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新文化运动——人们普遍反对民主与科学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文革错误已得到彻底纠正
4.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其中,“这次会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据此,你认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应是(  )
A.建立了中国共产党B.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C.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D.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5.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6.
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五大一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7.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实行改革开放
D. 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0.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 “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职务
11.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造成最高增长点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B.入世后带来的经济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2.
倘若要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的邓小平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这份提纲的主题思想应是
A.继续两个“凡是”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拨乱反正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
1978年是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高峰年。这一年先后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出访20次,访问了 51个国家。以下说法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进行
C.为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4.
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A.人民政权的巩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5.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17.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 遵义会议 B. 新中国成立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