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峨眉山景色秀丽,巧夺天工,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
B.演员那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
C.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
B.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_______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èn láo rèn yuàn(________)。
(3)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 dàng rú dǐ(________)。
(4)看见满院láng jí(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_______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èn láo rèn yuàn(________)。
(3)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 dàng rú dǐ(________)。
(4)看见满院láng jí(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四时俱备(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小题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四时俱备(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小题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吴起出遇故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小题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明 日 早 令 人 求 故 人 故 人 来 方 与 之 食
【小题3】在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昔吴起出遇故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为信若此/猛浪若奔 | B.待公而食/待君久不至 |
C.故人至暮不来/故渔者歌曰 | D.欲服三军/解衣欲睡 |
明 日 早 令 人 求 故 人 故 人 来 方 与 之 食
【小题3】在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选文中写“父亲”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正确含义是( )
【小题3】选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选文中写“父亲”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深沉的爱子之心。 |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六只柿子
①家里的晚秋蚕养完了,父亲计划着进城来玩玩。“给你妈买双皮鞋,我自己也买件衣服”,父亲说。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
②父亲进城,肩上扛的米袋子,手里拎的是方便袋,里面有青青的黄豆荚,嫩绿的韮菜,还有六只又大又红的杮子。
③父亲电话里问,杮子熟了,想不想吃?我说想。也只是随便说说。街上的水果一茬接一茬,桃子走了有鸭梨,现在苹果桔子已大量上市了。还有北方的大枣,被山东汉子用小推车推着,满街叫卖,说是甜如蜜糖,脆如雪梨。尝一颗,果真是。这些水果,都比杮子好吃。
④但父亲却把我的话当真了,很认真地给我挑了六只杮子,然后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上路了。米袋子里,是新脱粒的新米,家中田里自个儿长的。他说要送来给我尝尝鲜。
⑤父亲途中转了两次车,才到达我家。父亲就那样扛着米袋子,上上下下。又扛着米袋子,走过长长的街道,在穿流的人群里,左冲右突。有汗珠子滚下来吗?我不知道。因为父亲到我家时,我还在上班。等我回到家,米袋子已立在客厅里了,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
⑥父亲坐在沙发上,极享受地看着电视。看到我回家,父亲说,累了吧?瞧,你爱吃的杮子。他指指桌上,而后带着万分歉意地说,人老了,没力气了,再多,就拎不动了,只能挑了六只带来。我的眼光,落到父亲的头上。那里,有稀疏的发,已几乎看不见黑的了。记忆里相貌堂堂的父亲,如今,真的成了一个银发苍苍的老人了。
⑦父亲不知我心里的感伤,他兀自高兴地向我叨叨着家里的事:水稻收了。蚕茧卖了好价钱。圈里的猪也很快能卖了。还养了两只羊。你喜欢的那只猫,生了小猫,却不归家,把些小猫衔得藏东藏西的,生怕哪个去捉了它的小猫。父亲说到此,呵呵笑起来,是满心欢喜,又充满幸福。
⑧下午,你有空吗?叨叨一阵后,父亲忽然问我。
⑨我想了想,点点头。父亲很高兴,说,下午你陪我到街上去帮你妈买双皮鞋,她苦了一辈子,都没穿过好鞋子,这次蚕茧卖了好价钱,我要好好奖励一下她。
⑩我跟他逗趣,你真的有钱?父亲立即忙不迭掏口袋,说,真有钱。我看过去,也不过几百块钱的样子,父亲却像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似的。
⑪心里不知怎的有些酸酸的,我转身去吃杮子,装着万分喜欢的样子。父亲在一边看着乐了,很得意地说,我和你妈挑了又挑,挑的是最大最红的带过来的。路上怕被什么东西撞破了,就把它们放在韮菜里,拎在手上。一路上,我一直袋子不离手的。你看,它们的皮,一点也没破吧?
⑫的确是,它们薄薄的皮,撑着饱满的果肉,像幼孩的皮肤,轻弹即破,却硬是连一点皱褶也没有。
⑬想大街上南来北往的人群里,父亲佝偻着腰,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一边却要护着手里的方便袋。没有谁知道,他手里小心护着的,不过是六只杮子,带给他女儿吃的。
【小题1】从“我”的角度,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我”的心情。
听父亲说进城想带些柿子给我时不在乎→______→看到父亲只有几百块钱却深感满足时心酸→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1)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品味加点词语)
(2)“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从修辞角度赏析)
【小题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4】文章末尾划线的句子有何含义和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六只柿子
①家里的晚秋蚕养完了,父亲计划着进城来玩玩。“给你妈买双皮鞋,我自己也买件衣服”,父亲说。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
②父亲进城,肩上扛的米袋子,手里拎的是方便袋,里面有青青的黄豆荚,嫩绿的韮菜,还有六只又大又红的杮子。
③父亲电话里问,杮子熟了,想不想吃?我说想。也只是随便说说。街上的水果一茬接一茬,桃子走了有鸭梨,现在苹果桔子已大量上市了。还有北方的大枣,被山东汉子用小推车推着,满街叫卖,说是甜如蜜糖,脆如雪梨。尝一颗,果真是。这些水果,都比杮子好吃。
④但父亲却把我的话当真了,很认真地给我挑了六只杮子,然后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上路了。米袋子里,是新脱粒的新米,家中田里自个儿长的。他说要送来给我尝尝鲜。
⑤父亲途中转了两次车,才到达我家。父亲就那样扛着米袋子,上上下下。又扛着米袋子,走过长长的街道,在穿流的人群里,左冲右突。有汗珠子滚下来吗?我不知道。因为父亲到我家时,我还在上班。等我回到家,米袋子已立在客厅里了,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
⑥父亲坐在沙发上,极享受地看着电视。看到我回家,父亲说,累了吧?瞧,你爱吃的杮子。他指指桌上,而后带着万分歉意地说,人老了,没力气了,再多,就拎不动了,只能挑了六只带来。我的眼光,落到父亲的头上。那里,有稀疏的发,已几乎看不见黑的了。记忆里相貌堂堂的父亲,如今,真的成了一个银发苍苍的老人了。
⑦父亲不知我心里的感伤,他兀自高兴地向我叨叨着家里的事:水稻收了。蚕茧卖了好价钱。圈里的猪也很快能卖了。还养了两只羊。你喜欢的那只猫,生了小猫,却不归家,把些小猫衔得藏东藏西的,生怕哪个去捉了它的小猫。父亲说到此,呵呵笑起来,是满心欢喜,又充满幸福。
⑧下午,你有空吗?叨叨一阵后,父亲忽然问我。
⑨我想了想,点点头。父亲很高兴,说,下午你陪我到街上去帮你妈买双皮鞋,她苦了一辈子,都没穿过好鞋子,这次蚕茧卖了好价钱,我要好好奖励一下她。
⑩我跟他逗趣,你真的有钱?父亲立即忙不迭掏口袋,说,真有钱。我看过去,也不过几百块钱的样子,父亲却像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似的。
⑪心里不知怎的有些酸酸的,我转身去吃杮子,装着万分喜欢的样子。父亲在一边看着乐了,很得意地说,我和你妈挑了又挑,挑的是最大最红的带过来的。路上怕被什么东西撞破了,就把它们放在韮菜里,拎在手上。一路上,我一直袋子不离手的。你看,它们的皮,一点也没破吧?
⑫的确是,它们薄薄的皮,撑着饱满的果肉,像幼孩的皮肤,轻弹即破,却硬是连一点皱褶也没有。
⑬想大街上南来北往的人群里,父亲佝偻着腰,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一边却要护着手里的方便袋。没有谁知道,他手里小心护着的,不过是六只杮子,带给他女儿吃的。
【小题1】从“我”的角度,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我”的心情。
听父亲说进城想带些柿子给我时不在乎→______→看到父亲只有几百块钱却深感满足时心酸→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1)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品味加点词语)
(2)“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从修辞角度赏析)
【小题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4】文章末尾划线的句子有何含义和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5.名著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小题1】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
【小题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小题3】本书中还描述了其他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小题1】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
【小题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小题3】本书中还描述了其他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6.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