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8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8/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附加题(10分)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形式。
A 代表 B代表    
C 代表 D代表    
E代表

2.单选题(共10题)

2.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农用动力革命”的是指
A.B.C.D.
5.
厚葬是古代的陋习之一,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如果被发掘,其大量的随葬品中将不会出现
A.坚致如雪的白瓷B.精雕细琢的玉器
C.图案精美的丝绸D.熠熠生辉的青铜器
6.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汉代B.六朝C.唐代D.宋代
7.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
8.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1.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实行坊市制
B.当时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C.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D.作者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3.选择题(共10题)

12.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13.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14.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15.

两个大于0的纯小数相加,他们的和一定(  )

16.

两个大于0的纯小数相加,他们的和一定(  )

17.

10.04﹣4.05的值等于(  )

18.下面立体图形中,谁最容易滚动(     )。
19.下面立体图形中,谁最容易滚动(     )。
20.下面立体图形中,谁最容易滚动(     )。
21.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