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5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5

1.字词书写(共1题)

1.
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1)jiāo媚 (2)闪shuò (3)大相jìng庭 (4)孤苦líng仃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_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__ (人名)。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野有麦场
(2)坐于前
(3)一狼其中
(4)乃悟前狼假
【小题3】请结合文章回答: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前后的态度有何变化?
【小题4】作者说“狼亦黠矣”,请从文中找出体现狼之“黠”的地方。
【小题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争人而斗:争吃一个人而打斗。②戾:凶暴。③甘:美。
【小题1】请选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
A.坐山观虎斗B.狐假虎威C.虎口拔牙D.为虎作伥
【小题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小题3】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请用原文回答。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现代文阅读
那老僧道:“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行者道:“ 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的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
【小题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____(人名)。
【小题2】唐僧不愿将袈裟展示给别人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小题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山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选文借一篇小故事告诉我们意味深长的道理。它的体裁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走进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舍生忘死,以笔为器,唤醒、激励着国人为自由、民主而战。
(1)童年时光。回到鲁迅先生生命的原点,追寻他成长中的足迹,就一定要重读先生的《朝花夕拾》。请你从此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 文章,仿照示例,向大家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主要回忆了他在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题目:《
主要内容:
(2)三位老师。有人说,鲁迅这一生的写作,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在他的作品当中,共提到过三位老师,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不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一项。(  )
A.藤野严九郎B.寿镜吾先生C.闰土D.章太炎先生
(3)人物名言。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请你选择一则,结合实际谈感悟。(不少于50字) 
①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 一颗心敲打。
②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③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5.作文(共1题)

7.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作文(2)请你用上“穿越”“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睁开眼,我看到了……”为开头,发挥联想和想像,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字迹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