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6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综合题(共2题)

1.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寻找新出路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

2.选择题(共16题)

3.
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5.
1949年9月,中国各方面的代表600余人齐聚北平热烈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
A.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一届人大会议D.中共八大
6.
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回首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志愿军战士中,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刘胡兰B.董存瑞C.黄继光D.邱少云
7.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何时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B.土地革命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改革开放时期
9.
观察下面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经济特区的建立
1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D.文化大革命
11.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D.政企分开
12.
***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话的意思是表明(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3.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4.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6.
(题文)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设立经济特区
17.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