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57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1题)

1.
图史链接:    

(1)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选择题(共35题)

2.
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
A.辛亥革命、土地改革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土地改革
D.辛亥革命、抗战胜利
3.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指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会议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改革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他们努力发展生产,高呼“支援大反攻,参加解放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的口号,掀起了参军和支援前线的热潮。材料论述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地程
C.特征
D.作用
4.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但生活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5.
20世纪前半期,陶鲁笳说道:“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最全面和最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指
A.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7.
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什么制度?
A.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资本主义私有制
8.
***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9.
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大跃进”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取得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1.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13.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14.
以下三幅图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A.巩固新生政权
B.实行土地改革
C.实行三大改造
D.实行农业合作化
15.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16.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新中国的成立
17.
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18.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
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20.
1950年我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乡镇所有D.土地归农民所有
21.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当年“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
A.颁布《中国土地法》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3.
解放初有一农户,占有土地并租入部分土地,有相当的生产工具,生活来源依靠自己的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这户人家应当划为( )
A.中农
B.富农
C.地主
D.贫农
24.
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
A.52岁的李伯伯
B.73岁的张大爷
C.35岁的方叔叔
D.46岁的杨阿姨
25.
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26.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7.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8.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9.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30.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
下列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
①抗美援朝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一五计划    ④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32.
1949年到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
1)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4)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1)2)4)
B.2)3)4)
C.1)3)4)
D.1)2)3)
33.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氮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4.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的是( )
A.台湾省
B.宁夏自治区
C.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D.广西自治区
35.把6改写成用0.1作单位的小数是{#blank#}1{#/blank#}。
3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