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

⑴上图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三次巨变”,请问“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⑶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谈谈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⑴上图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三次巨变”,请问“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⑶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谈谈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历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年)
材料二 “至于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孙中山《民生主义》(1924年)
(1)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孙中山解决农民问题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图一到图四)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材料四 从2004年至2010年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
——新华网
(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为什么中央如此重视“三农”问题?
(4)从古至今,什么因素促使政府要及时调整土地生产关系?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年)
材料二 “至于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孙中山《民生主义》(1924年)
(1)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孙中山解决农民问题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图一到图四)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材料四 从2004年至2010年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
——新华网
(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为什么中央如此重视“三农”问题?
(4)从古至今,什么因素促使政府要及时调整土地生产关系?
3.
材料一

⑴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召开前,为纠正“两个凡是”的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在党的革命阶段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⑷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改革的一年,召开了____________会议,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⑸你认为先进的思想、进步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⑴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召开前,为纠正“两个凡是”的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在党的革命阶段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⑷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改革的一年,召开了____________会议,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⑸你认为先进的思想、进步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选择题- (共22题)
4.
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②① |
C.④③②① |
D.④①③② |
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B.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 |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
D.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
7.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
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在于( )
①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
③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
③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 |
11.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
C.“走资派”、“封资修” |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
21.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
3.填空题- (共2题)
26.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1)1950年,我国开赴朝鲜战场的军队是________。
(2)1950--1953年,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________》。
(3)1956年,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________阶段。
(1)1950年,我国开赴朝鲜战场的军队是________。
(2)1950--1953年,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________》。
(3)1956年,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________阶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