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
【历史之感】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1)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2)***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3)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历史之感】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1)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2)***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 | ![]() |
图1:中国富强 神八飞天 | 图2: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3)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材料四 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是湖北某农户1979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出现。
(4)材料四描述的是中央的哪一重大举措?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 1952年 | 1957年 | 增幅(%)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煤炭(万吨) | 6600 | 13100 | 98 |
棉纺物(亿米) | 38.3 | 50.5 | 32 |
谷物(万吨) | 16392 | 19505 | 19 |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材料四 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是湖北某农户1979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出现。
(4)材料四描述的是中央的哪一重大举措?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选择题- (共17题)
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49-1956年处应该填写(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日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5.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工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

①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工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7.
下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作为实物资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一五”工业化建设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 |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8.
观察下列图片,下面关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③《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④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③《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④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0年,我国已经制定了38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800多件行政法规、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上述材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任重道远 |
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 |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
D.我国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
11.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图中从E点到F点我国城镇人口增加非常快,其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推动 |
B.“大跃进”运动开展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
D.实行了改革开放 |
15.
下表是《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 1960年1月至3月 | 1975年1月至3月 | 1985年1月至3月 |
积极报道 | 0(0%) | 2(2%) | 51(14%) |
消极报道 | 323(95%) | 81(87%) | 88(24%) |
中性报道 | 16(5%) | 10(11%) | 224(62%) |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17.
若为下列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比较恰当的是 ( )

人民解放军严阵以待 导弹部队蓄势待发 潜艇浮出水面 “辽宁”号航母试航

人民解放军严阵以待 导弹部队蓄势待发 潜艇浮出水面 “辽宁”号航母试航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
B.改革开放,建设新中国 |
C.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
D.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
18.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表1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地区 | 名称 | 成立时间 |
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47年5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955年10月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58年3月 | |
宁夏回族自区 | 1958年10月 | |
西藏自治区 | 1965年9月 |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C.西部大开发 |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