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1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外人(全,都)
B.日光下(穿透)
C.其两膝相者(比较)
D.与外人间隔(于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采薇》选自《__________》,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体裁)。
【小题2】两首诗的结尾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选自苏轼《赤壁赋》)
[注] 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②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③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④嫠(lí)妇:寡妇。⑤《赤壁赋》: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者(靠近)B.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C.清风来(舒缓地)D.孤舟之嫠妇(哭泣)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听茶声   凌万顷之茫
B.左臂挂念珠倚 月出于东山
C.神情与苏、黄不 举酒
D.人视端容寂 声呜呜然
【小题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限划两处)
其 声 呜 呜 然 如 怨 如 慕 如 泣 如 诉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小题5】甲文围绕核舟“大苏泛赤壁”的主题,除了细致地描写了舟中人的衣着、姿势,表现了雕刻者的________________,还着意描述了三人泛舟时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乙文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领略月下赤壁的美景,展现出作者____________之乐,客人悲凉的箫声引发了作者的感慨,由于思念美人而不得见,作者流露出____________的情绪。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俭以养德

张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带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 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 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白恩培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 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 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 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 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 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2】文章第④、第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 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在鲁镇,只有阔绰的穿长衫的人才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 《故乡》
【小题4】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破碎的美丽
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荒芜石阶点点青苔,也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茎衰。这些破碎的东西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让位给别人的今天。
③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它们的美丽。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的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由圆满而破碎、由繁盛而落寞的生命过程中,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
④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
⑤我喜欢苍老的人记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英雄暮年时的忍痛回首,红颜逝去后的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那些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⑥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平凡者的破碎泄露了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带给我们人生的梦想和启迪。
⑦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直接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是沉默——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动啊!
【小题1】感知文章,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阐述了“破碎的美丽”。
【小题2】品读文章第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或“花残”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
【小题3】如果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①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②其实,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即使是破碎。
【小题4】那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不少于80字。
[送你一个锦囊,让我们回味感动] 撷取我们心灵深处的珍藏:普罗米修斯忍受鹰鹫啄食脏腑的剧痛,屈原毅然投身湍急的汨罗江,桑兰在轮椅上绽放灿烂的微笑,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升起不屈的船帆……

5.名著阅读(共1题)

6.
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体验,以下哪句话更像是傅雷对傅聪说的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2)以下哪本书对你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有启发?请你结合书中的例子,具体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A.《傅雷家书》 B.《朝花夕拾》
C.《童年》 D.《繁星》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爱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今的社会有一些蛀虫——贪官,却千方百计地想吞噬国家的财富,损害国家的利益。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一幅题为《谁说贪官不爱国》的漫画,请认真观察,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2)请拟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7.作文(共1题)

8.
按要求作文。
在新团员入团仪式上,你将要代表新团员进行演讲,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选取一个角度切入,可以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