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奋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2分)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奋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2分)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
2.选择题- (共14题)
4.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报刊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报刊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
C.国民革命运动 | D.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6.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发动了秋收起义 |
8.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情书写着永不退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正是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什么时代( )
A.资产阶级革命 | B.社会主义革命 |
C.民主主义革命 | D.新民主主义革命 |
14.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平等观念 | B.民主观念 |
C.自由观念 | D.等级观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