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洪湖市九年级中考模拟02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09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5/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问卷调查统计表  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
城市名称
得票数
所占比例
1.广州
5863
37.4%
2.武汉
8148
52%
3.南京
878
5.6%
4.上海
117
0.7%
5.北京
461
2.9%
 
材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任选一座城市用史实说明理由。(2分)
(2)1894——1911年间,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为什么后来孙中山会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4分)
(3)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答两点。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 “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材料一中“就经济角度而言”哪一事件最能够证明“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1分)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在它影响上,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3分)
(3)材料二中的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言论?他为什么既向法国人表示感激,又对“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3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
材料二: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
(1)材料一中罗斯福经历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特征?(2分)并简析这一体制对苏联经济的影响。(2分)
(3)以上所实行的两种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分)

2.选择题(共11题)

5.
《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矣变,不变矣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义和团运动
6.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某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1953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1952年增加了33%。1954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1949年4.2倍。”这次会议的哪一重大举措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A.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D.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伟大决策
7.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8.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D.农耕文明发达
9.
同学们都知道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
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
C.《奥德赛》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10.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这里"兴衰消长"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
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解不等式组 {2x>05x+12+12x13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I usually forget _______ the window, but I remember_______ it yesterday.
13.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官兵在英国南岸集结,等待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莫斯科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14.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

15.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