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尚”“乐观”“奉献”都是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褒义词,“愚蠢”、“丑陋”“无耻”都是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贬义词。 |
B.“激动”“悠闲”“强壮”“碧绿”都是表性质的形容词,前面都可以用表程度的词来修饰。 |
C.“人类”和“人”这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散步”和“溜达”存在着语体风格的差异,前面书面色彩较浓,后面口语色彩较浓。 |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两组反义词,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一次误会而大相径庭,真是令人可惜。 |
B.孤独的牧羊人讲原本荒凉、干旱、毫无生气的不毛之地改造成充满生机的绿洲。 |
C.老师批评了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缺少责任心的同学。 |
D.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
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 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侬:我。 ②披襟:敞开衣襟。
【小题1】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诗人描写了“_______”、“ _______”、“荷花”等鲜明的意象,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_________之情。
【小题2】请发挥联想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两句展现的画面。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 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侬:我。 ②披襟:敞开衣襟。
【小题1】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诗人描写了“_______”、“ _______”、“荷花”等鲜明的意象,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_________之情。
【小题2】请发挥联想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两句展现的画面。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揭然②有所存,恻然③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④,广咨问,除嫌吝⑤,虽有淹留⑥,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揭然,高举的样子。③恻然,恳切的样子。④细碎,琐碎的杂念。⑤嫌吝,怨恨耻辱。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济,成功,实现。⑧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2)将复何及! 复:____
(3)夫志当存高远 夫:________(4)若志不强毅 若: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小题3】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用/标两处)
慕 先 贤 绝 情 欲 弃 凝 滞
【小题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5】诸葛亮在甲文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告诫儿子要修身治学,要惜时。在乙文中诸葛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揭然②有所存,恻然③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④,广咨问,除嫌吝⑤,虽有淹留⑥,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揭然,高举的样子。③恻然,恳切的样子。④细碎,琐碎的杂念。⑤嫌吝,怨恨耻辱。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济,成功,实现。⑧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2)将复何及! 复:____
(3)夫志当存高远 夫:________(4)若志不强毅 若: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小题3】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用/标两处)
慕 先 贤 绝 情 欲 弃 凝 滞
【小题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代知识) |
B.夫君子之行 (结构助词,的) |
C.使庶几之志(助词,无义) |
D.下车引之(代元方)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孩子,妈妈教你生病
毕淑敏
(1)儿子比我高了。
(2)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3)“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4)“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
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该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5)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6)“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我就忍着。”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X X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
(7)“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时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8)“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9)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10)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1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12)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他倚在门上。
(13)“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条,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14)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15)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小题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2】请赏析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3】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4】文章开头写“儿子比我高”有什么作用?
【小题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母亲设想的另一种磨炼儿子的方法,与文中母亲实际采用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
毕淑敏
(1)儿子比我高了。
(2)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3)“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4)“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
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该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5)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6)“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我就忍着。”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X X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
(7)“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时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8)“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9)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10)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1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12)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他倚在门上。
(13)“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条,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14)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15)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小题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2】请赏析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3】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4】文章开头写“儿子比我高”有什么作用?
【小题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母亲设想的另一种磨炼儿子的方法,与文中母亲实际采用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
7.
自 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小题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小题3】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小题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小题3】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5.名著阅读- (共1题)
8.
文学名著阅读。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落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妇人!这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
(1)此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文中妇人是______________,大圣在小须弥山遇到的菩萨是____________。
(2)文中妇人仇恨大圣是因为她的儿子___________被观音菩萨收作___________,母子分离。
(3)大圣对妇人“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___)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落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妇人!这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
(1)此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文中妇人是______________,大圣在小须弥山遇到的菩萨是____________。
(2)文中妇人仇恨大圣是因为她的儿子___________被观音菩萨收作___________,母子分离。
(3)大圣对妇人“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___)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有的人看过美丽的风景,不过感动一时,一旦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那些感受和触动很快就会飘散于风中。她却以一个作家的敏锐,在近观和远(tiào) 这些自然美景的同时,从一个思考者的角度,深入探究一片片土地上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在她的笔下,无论是格陵兰雄伟而晶(yíng) 的冰山,还是挪威自由而奔放的瀑布,都穿越远逝的时光,见证着那些或雄浑、或温情、或浪漫的历史荣光。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敏锐______ 瀑布_____ 远(tiào)____ 晶(yíng)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以替换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看过美丽的风景,不过感动一时,一旦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那些感受和触动很快就会飘散于风中。她却以一个作家的敏锐,在近观和远(tiào) 这些自然美景的同时,从一个思考者的角度,深入探究一片片土地上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在她的笔下,无论是格陵兰雄伟而晶(yíng) 的冰山,还是挪威自由而奔放的瀑布,都穿越远逝的时光,见证着那些或雄浑、或温情、或浪漫的历史荣光。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敏锐______ 瀑布_____ 远(tiào)____ 晶(yíng)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以替换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10.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小题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小题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 关注点及 占比例 |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 | | | |
深厚 | 13% | 有计划 | 11% | 写得怎样 | 10% | 每读必做 | 0% |
一般 | 48% | 有时有计划 | 32% | 怎么写的 | 14% | 凭兴趣做 | 24% |
无兴趣 | 39% | 没有计划 | 57% | 写了什么 | 76% | 从不做 | 76% |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小题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小题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