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2018届中考历史综合复习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0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节选《***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1)材料一中“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是在何时?概括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各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例著名战役。
(3)根据材料一、二和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的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
2.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自诞生之日起至今,虽然只有240余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结束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是由哪一机构发表的? “殖民地的善良人民”反抗的是哪国的殖民统治?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世界历史》
(2)这是谁的名言?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3)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可以从美国的历史进程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

2.选择题(共11题)

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
从下图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五四精神”是(   )

①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②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坚信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④无私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支援前线的民工有543万人,征集担架30.5万副,人民群众筹集粮食9.6亿斤。这组数字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物资匮乏
B.中共军事指挥得当
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
D.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市场经济
B.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物价
C.统一财经,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D.合理调整工商业,节俭机构经费
7.
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
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
9.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中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工人生产积极性下降
C.人民生活苦难不堪
D.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10.
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都发生于18世纪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1.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德国挑起了(  )
A.布匿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12.
有人说,他(美国总统)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里的“他”应是
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D.尼克松
13.
下表是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该表表明(  )
类别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黄金储备
比例
50%
33.3%
75%
 
A.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
B.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霸主
C.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战争和科技无关
D.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3.单选题(共1题)

1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